初一历史上册教案大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023-08-21 08:59:57     100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过程与方法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

过程与方法

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29年1929年12月2日,全球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惊世出现。后来又有几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出土,此举轰动了世界。最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专家于1941年将包括“头盖骨”在内的一大批化石向美国领事馆转移时,遭遇日军突袭,从此不见踪影。那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去了哪里?北京人遗址和石化又是怎样发现的?北京人的发现为何轰动了世界?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多媒体展示图片)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我国早期人类遗址

1.地图展示

提问:

(1)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何共同点?指出最具代表性的远古人类。

提示: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位于长江上游的是哪支远古人类?

提示:元谋人。

2.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元谋人的发掘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看完上述图片和视频,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1)依据:两颗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等

(2)结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3.拓展化石的内涵:

化石——古化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发展的过程。

(三)元谋人的特征

1.【历史推断】观察三幅图,说一说元谋人掌握了哪些生存技能?


提示:推断: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天然火)。

2.思考:你认为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一)北京人的发现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牙齿化石和头盖骨化石)

2. 【列表清单】结合教材信息和图文,揭示北京人遗址和北京人的发现秘密,认识人类的化石和石器发现的意义。(教师展示列表清单)

教师总结:(1)北京人遗址——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二)北京人的体貌、生产、生活状况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至P5内容,播放北京人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北京人”档案。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教师展示(多媒体)古猿头像、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和手的组图,提问:观察观察古猿头像、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示: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的生产与组织

(1)教师展示图片(多媒体),分别就北京人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状况、社会组织设问。

(2)归纳小结:①生产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时器时代。②生活状况:狩猎动物 采集果实。③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历史理解】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思考: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着群居生活?

提示:远古环境险恶,而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独自抵抗野兽,必须过群居生活。

3. 北京人使用火

(1)教师展示相关图文,播放北京人使用火的视频,解读北京人使用火及其意义。

(2)【史料实证】

材料: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子等。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地区┉┉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北京人能用火做哪些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长时间保存火种。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等。

【结论】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北京人遗址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和上述图文,帮助学生认识北京人遗址和北京人的发现历史意义,总结如下: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一)山顶洞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

1.【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对山顶洞人遗址、山顶洞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至P 6 和上述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整理“山顶洞人”的档案,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力。

(二)山顶洞人——生产与生活的探究

【历史探究】(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设问。

材料:课件展示图片


(1)图1中是什么物件?是什么人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说明了什么?

提示:骨针 山顶洞人 动物骨头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图2中是什么物件?说明了什么?

提示:装饰品 说明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

【小结归纳】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设定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悬案激趣导入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图片、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案设计在学生主体性上有待改进!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识读《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主要粮食作物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切入本课学习课题)

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为百价之基。为更好地解决我国14亿人吃饭大问题,将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岁了,仍然还在日夜操劳。他带队攻关,总有新突破,好消息频频传来——2020年4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繁育种基地杂交水稻新品种试种成功:亩产1081公斤,比原来增产40%。今年将在全国推广1万亩。

中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种植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我国古代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由此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文)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一)农作物的栽培

1.【组图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出土文物中感受农业历史的变迁

2.教师提问:根据组图和教材内容,说说我国农作物栽培的时空、作物和分布区域。

提示: 距今一万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先民栽培稻,北方先民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这些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二)农业的发展表现

1.【展示图片】

骨耜 江西仙人洞遗址复原陶罐 裴李岗遗址出土羊头、猪雕塑

2.教师结合图文提问:我国古代农业由初兴到发展,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提示:

(1)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得到推广。

(2)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进行耕种,农业在生活中所占比重增加。

(3)出现了家禽饲养、制作陶器等。

(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上述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认识古代“农业”的内涵和表现。

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农业兴起的四个表现)

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播放多媒体视频)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面至P11面图文信息,让学生完成列表中的任务,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整理的学习能力)

(一)河姆渡遗址的时空 【遗址图展示】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2.教师结合河姆渡遗址图提问: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在何处?河姆渡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提示: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二).河姆渡人的房屋

教师提问:河姆渡人的房屋是怎样的样式? 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的房子?该房屋样式有何作用?

提示:干栏式建筑。原因: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作用:①通风防潮;②防虫蛇猛兽;③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

(三)河姆渡人的水井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2.教师解读:图文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凿井的技术。河姆渡木构水井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四)河姆渡人的人工栽培水稻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2.教师提问: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作物是什么?简析其地理气候原因。

提示:种植的主要作物:水稻。原因: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五)河姆渡人的农具

1.【图片展示】

2.教师总结: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河姆渡人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六)河姆渡人的畜牧业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猪纹黑陶钵

2.教师提问:从“猪纹黑陶钵”反映了河姆渡人饲养业状况如何?

提示:河姆渡人饲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七)河姆渡人的手工业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2.教师结合上述图组信息提问:河姆渡人在手工业上有何发展表现?

提示:(1)说明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2)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3)懂得使用天然漆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一)半坡遗址的时空 【遗址图展示】

1.教师结合半坡人遗址图提问:半坡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在何处?半坡遗址所处怎样的地理环境?

提示: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地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冬季严寒,干燥少雨。

2.【自主学习】(教师印度学生阅读教材P11面至P12面,用简洁语言完成表格中的任务。

(二)半坡居民的房屋(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

1.【图片展示】

2.教师结合图片展示和教材内容提问:半坡人的房屋样式具有怎样的特征?半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的房子?该房子样式有何作用?

提示:半坡人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作用:抵挡风雨,防寒保暖。

(三)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农业、狩猎、渔业生产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和用具,提问:半坡人生产工具有哪些?有何特征?

提示:

(1)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和角器等生产工具,从事农业生产。

(2)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狩猎);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四)半坡居民的农业

1.【图片展示】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2读图设问:半坡居民栽培的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半坡人还要进行渔猎?

提示: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原因:当时生产力低下,农业收获不能满足需求,以渔猎来补充食物。

(五).半坡居民的畜牧业

【展示图片】,教师以此小结:半坡居民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六)半坡居民的手工业

1.【图片展示】(多媒体图片组展示)1956年半坡出土的陶埙

2.教师结合图文和教材内容提问:半坡人的手工业有哪些表现?请以史料佐证说明。

提示:(1)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2)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

(3)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半坡时期的麻。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原始农耕时代居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通过学习大家可以看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河姆渡人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居民是以种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他们的居住房屋分别是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等。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围绕“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一重点进行。结合已有知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2020年4月4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庚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庄严举行。

今年的公祭典礼采用“视频祭祖”的方式,突出“抗击疫情 福佑中华”的主题,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视频连线点。共同追念人文初祖万古流长的洪恩浩德,表达中华儿女追远怀祖的拳拳之情,弘扬全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多媒体展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

(一)神话传说与传说人物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会图片)

说一说:你能说出我国哪些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

提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挂、神农尝草等故事。

总结:早期社会有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二)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1.【图片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文,对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和传说中的人物加以小结:

(1)五六千年前,中国步入部落联盟时期

(2)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结成联盟,推选联盟首领。

(三)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认识炎黄部落之间的战与和:


(四)华夏族的形成

1.【展示图片】

2.教师提问: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有何尊称

提示:涿鹿之战后,黄帝因此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

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人文初祖,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3.【问题探究】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

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提示: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一)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1.【材料研读】

材料:《礼纬含文嘉》曰:“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太平御览》第七十八卷《炎帝神农氏》

···神农···,制耒耜,教民耕作···”

——《白虎通义》卷二

“(炎帝)能殖百谷百蔬。”

——《国语·鲁语上》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引《周书》

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补三皇本纪》

“神农和药济人” ——《世本》

神农氏 “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

——《新论·琴通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炎帝有哪些发明传说?

提示:

(1)炎帝会制作生产工具,教民开垦耕作

(2)种植五谷和蔬菜

(3)炎帝神农发明陶器

(4)炎帝神农发明医药

(5)炎帝神农发明弦琴

2.【图解归纳】炎帝的主要发明

(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1.【材料研读】

2.【图解发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上述图文,归纳黄帝的发明传说

3. 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黄帝部属的发明图文,总结黄帝部属的发明。

提示:仓颉造字、嫘组养蚕缫丝、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4. 【问题与思考】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提示: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2.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说: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

史实:通过考古资料,掌握确切证据,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区别与联系: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

(一)禅让的传说

1.【图片展示】

2.教师设问:何为禅让制?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提问: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原始民主)。

(二)尧帝传说

【图文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1)尧帝,姓尹祁,号放勋。远古五帝之一。他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得到人民的爱戴。

(2)功绩:鼓励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推举舜作为继承人。

(三)舜帝的传说

【图文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1)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身作则。

(2)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1.【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鲧治水 、禹治水

2.教师设问:比一比:鲧和大禹治水在方法上和结局上有何不同?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习大禹哪些精神?

提示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败告终,被流放羽山而死。

(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

4. 想一想: 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

(1)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2)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3)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4)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四五千年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尧、舜俭朴谦让、克己利人的精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贡献,是全课的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有直观了解;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文初祖是黄帝 ,禅让制度尧舜禹;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

朗读歌谣,提问学生歌谣里提到的内容,以解释歌谣为问题载体,进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课件展示二里头遗址相关地图和出土文物图片,以直观图片加强学生记忆和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和地点信息。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提示: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

2.教师提问: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3.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4.教师提问:“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5.教师补充:从夏朝统治中心、统治机构、实质了解夏朝的統治;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对国家进行管理。

6.图片展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7.教师讲述: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8.教师小结: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让学生了解残暴统治必然激起民众反抗的史实,认识王朝衰亡的原因)



教师讲述:夏朝衰败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国的国君汤,任用贤相伊尹,团结周围的小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提示: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

2.教师提问: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

提示: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3.课件展示盘庚帝和殷墟遗址的历史图片,观看殷墟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直观印象和理解,并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点出盘庚迁殷的作用:自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4.商灭亡:末代暴君——纣(酒池肉林)


5.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夏桀的昏庸暴政,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夏灭亡后,建立的是商朝,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有很多的巧合,夏朝的末代君王是位暴君,商朝的末代君王纣也是位暴君。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教师讲述:由于商纣的暴政,结果导致了和夏朝一样的亡国。商灭亡后,建立的是周朝,史称西周。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下西周取代商朝的过程。

2.教师提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补充:(1)夏桀和商纣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3)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1.材料展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2.图片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说出封者与被封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3.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完成下列表格: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


主要封国

燕、齐、吴、鲁、宋、晋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教师讲述:西周存在的270多年里出现了两位败家之君,一位导致社会动荡,一位导致西周灭亡。这两位君主分别是谁?

周厉王和周幽王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防止民众议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

2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加强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反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这堂课有大量的概念使学生们难以理解,采用图片、归纳总结等深入浅出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效果良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角色体验: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我们一起聆听!


人们都视我们为国宝,都以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可是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世和历史渊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新课讲授

的高超工艺

1. 图片展示

夏朝: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

商朝:见课件展示图片

西周:

西周利簋,高28厘米。有4行共计32字铭文,记载周武王在甲子日上午击败商王军队的史实。

2.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

提示: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

青铜器是由哪些金属元素构成?

答: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故称青铜。

青铜器采用哪种铸造技术?

答: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有何历史地位?

答: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答: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4.教师小结: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制造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青铜器

出现地点

用途

功能

特点

工艺

代表

黄河流域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1.图片展示:殷墟甲骨文

2.教师讲述:(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甲骨文的发现情况及记载内容。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

4.教师强调:甲骨文首次被发现是在清朝,记载的是商朝、西周社会的内容。

5.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教师讲述: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最为进步,占现代汉字的90%以上)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灿烂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文化范畴的内容,主要是掌握青铜工艺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大量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对青铜工艺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概括。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回讲道,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班主任是周平王,班里有很多学生,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越王勾践等等。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班级的状况: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



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提示:(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3.图片展示:劳动工具演进?


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

5.问题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商业:《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6.知识链接:楚王问鼎

“鼎之大小轻重”

—《左传·宣公三年》

思考: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

提示: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的野心。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材料展示: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王室衰微

2.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②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③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1.结合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

提示:据史书记载,春秋294年间,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4.春秋争霸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2)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三、课堂总结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采用了图片激趣导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过程与方法

识读《战国铜壶》《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

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展示的图文,参与成语游戏。)

这些成语故事反映战国时期的战争和社会变化。那么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有

何变化和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国七雄

(一)社会背景

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教师讲述:春秋与战国最大的区别,借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虽然都是以力服人,春秋称霸者还会需要假借周王的名义。而到了战国时期,争雄者则连这一层也省去了。


2.总结当时社会背景:

(1)社会背景:经过春秋300年纷争,大部分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周王室统治彻底崩溃。

(2)赵韩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二)战国七雄

1.【图片展示】通过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时空分布。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1.教师帮助学生阅读P33面至P34面内容,提问: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有何特征?

提示:(1)强大的诸侯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2)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3)七雄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

先后崛起。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四)战国时期的战争与特点

1.【图片展示】,展示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的概况,设问:战国时期有哪些战争?战争有何特点?

2.提示:

资料: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战争特点: 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课件展示:长平之战

材料研读:

材料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材料2: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荒地大量被开垦出来,成为私田。而鲁国最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缴税,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占有土地的人逐渐转变为地主,出现新兴地主阶级。

问题:新兴地主阶级有何需求?

力求私有土地的合法化,掌握国家政权。

目标导学二:商鞅变法

1.[图片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从变法的目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了解商鞅变法。

2.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补充讲述:

(1)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见课件

(5)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成效最大的原因: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

(7)【知能拓展】商鞅变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教师提示:

①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②商鞅虽死,但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目标导学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图片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从都江堰的构成、功能、作用等方面整理:

三、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学了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的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都是本册重要的知识点。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商鞅”的舌战群臣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新课,在设计“战国七雄”的内容时,采用了战国形势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控时间。





























第8课 百家争鸣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学派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近平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回信。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百家争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影响,由此链接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总结时代背景:

目标导学一:老子

1.图片展示介绍老子的生平与相关活动

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展示老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教师总结:

提示:(1)思想主张: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学说代表:《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3.提问:你知道老子还有哪些朴素辩证法思想?

提示:

目标导学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生平简介,通过图片展示了解孔子个人生活历程。

提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2.孔子的思想、政治主张

(1)教师通过展示图文资料,让学生体验其主张。

(2)教师引导总结: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3.孔子的教育和文化成就

(1)教师提问:孔子在教育上有何成就?

(2)提示: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

4.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图片展示】

5.孔子的思想影响

提示:(1)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目标导学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民家、纵横家、兵家等。

2.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知识拓展】

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

提示:(1)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

(2)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活动设计】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活动

3.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如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部分我们应该予以抛弃。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易中天的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建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的归纳,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课的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是比较关键的。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过程与方法

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

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战国形势图如下)













诗歌展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此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2020年是秦统一全国2240周年,那么秦是如何灭六国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9课秦的统一。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一)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材料研读】

材料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什么现象?

材料二:


商鞅变法

设问:(2)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如何?

材料3: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

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设问:(3)秦王嬴政又如何?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归纳秦灭六国的原因:

(二)秦灭六国的过程、秦朝建立与统一的意义

1.视频播放:秦灭六国


2. 提示:(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人物:嬴政。(4)都城:咸阳。(5)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图片展示:观察教材《秦朝形势图》

教师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提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设问: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一)皇帝制度

1.【材料展示】

(教师通过材料分析,总结皇帝制度内容和特点,如下)


(二)中央政权制度

1.【图片展示】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行政体系导图,总结: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提示:在地方设立郡县制,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余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知识拓展】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提示: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相同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多媒体课件展示)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教师总结: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经济上:统一货币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交通上:统一车轨

军事上:凿灵渠、修长城

2.教师补充: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从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等方面来归纳。

(1)文化上: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展示教材第44页的统一文字图片)

(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展示教材第44页的统一货币图片)②统一度量衡。(展示教材第45页的“铜量”和“铜权”图片)(3)车同轨、修驰道。(4)军事上:①开凿灵渠。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三、课堂总结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秦统一中国是历来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等问题,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

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500多年,周朝存在了800多年左右。照理说,秦朝存在的时间应该更长。秦始皇就希望他的皇位能传之万代。可事实上秦朝只传了三代,存在了14年就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农农民起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材料展示】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

设问:请思考:这反映了秦朝的 什么现象?

提示:反映了秦的暴政

(一)秦的暴政——赋税、徭役兵役沉重

【图片展示】


提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学生认识:秦朝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

(二)秦的暴政—法律严苛

1.【材料展示】

材料: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①劓:割鼻子②醢:剁成肉酱③黥面:在脸上刺字;④后刖:砍掉左右脚;⑤腰斩:拦腰斩断⑥诛九族: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2.教师引导总结:

(1)法律严苛:民众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2)刑罚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

(三)秦的暴政——秦二世残暴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秦二世暴政表现:胡亥以矫诏袭位,为巩固皇权,对自己的33位兄弟姐妹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对民众剥削更残酷。

2.总结秦始皇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四)秦的暴政——焚书坑儒

1.【图片展示】设问:焚书坑儒有何目的?它有哪些危害?

2. 提示: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3.总结秦的暴政,引入陈胜吴广起义。

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

1.【组图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秦灭农民起义的时空、过程、结果等史实。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

(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

提示:(1)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经过略;张楚;失败。(2)项羽。(3)刘邦。

3.重点讲述巨鹿之战和秦灭农民起义的意义

(1)【图片展示】

(2)教师总结秦灭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提示: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思维提升】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提示: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

目标导学三:楚汉之争

1.通过多媒体展示刘邦、项羽领导农民起义和参与楚汉之争的史实,教师设问:楚汉之争的参与者、目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1)含义: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进行的战争。

(2)目的:争夺帝位。

(3)结果:刘邦获胜。

2.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面的表格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提示:

项目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2.教师讲述: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三、课堂总结

本课学习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其中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秦的统治残暴,人民才起来反抗推翻残暴统治。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之后的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结束了秦的暴政。秦亡后,此时农民起义的性质转变了,战争由推翻暴政转变为争夺帝位,最终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胜。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图片及提问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对秦朝灭亡学习的欲望。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得到结论,这样更能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掌握汉高祖及继任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掌握“文景之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过程与方法

研读与本课相关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高祖及继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自以为是马上得天下。儒生陆贾质疑说:“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他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兼用”的统治方略。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那么,汉初统治者是如何面对困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汉的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

1.【图片展示】,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西汉建立的时间是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提示: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

(二)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和首要任务

1.【材料展示】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设问: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其首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不行温饱。

(2)首要任务: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2.【活动设计】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

例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面对此种情景,

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目标导学二:休养生息政策

(一)何为休养生息?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材料展示,引导学生知道休养生息政策的内涵和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 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教师讲述: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 教师总结归纳:

(1)含义: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2)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举措

1.设问:汉高祖实行休养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些政策有何影响?

2.提示:

(1)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为民;④十五税一。

(2)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

(一)措施

1.图文展示

汉文帝: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汉景帝: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设问: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举措:

提示: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二)“文景之治”

3.评价: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三、课堂总结

西汉初建,社会经济凋敝,政权不稳。高祖吸取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稳定政权。文帝、景帝继续推行此政策,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为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得出结论,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及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从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记载,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2498片,金线1100克。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解放以来出土的金缕玉衣也大多数是在诸侯王的墓中发掘出土的。这体现了什么呢?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它反映了汉初怎样的政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时间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推恩令”的实施

(一)背景

1.【组图展示】,从政治、社会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颁布“推恩令”的背景。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教师讲述: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时,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

提示:诸侯王势力强大,有公开反抗朝官,有举兵叛乱严重威胁到中央。地方上的豪强地主

兼并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混乱。

(二)颁行“推恩令”

1. 教师提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提示: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思考:实行推恩令巧妙之处在什么地方?

提示: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名为推恩德,实为削王国。

(三)刺史制度

1.教师提问:除了“推恩令”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

提示:设刺史,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2.教师讲述: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那么,“推恩令”和“设刺史”的实施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目标导学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思想上的背景、举措

1.历史再现: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

(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

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人目无国法,说三道四,这样对国家不利。要加强刑法,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生C:陛下万岁!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秦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先王无为而治才有今天成就,既然先王治国思想那么好,就继续采用为妙。

生D:万岁!皇帝是天子,奉上天命令统治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谁敢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冒犯,会遭天谴。用“仁”“礼”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太平。

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

2.教师提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这是谁的建议?

提示: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董仲舒。

3.学生自主学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

神支柱。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二)历史影响:

4.图片展示:


5.教师讲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开创,是中国当时最高学府。太学中的老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子。太学中学习的主要课程都是一些儒家经典,学生考试合格,被任免为政府官吏。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目标导学三:盐铁专卖

(一)背景——经济烦恼

1.材料研读

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设问: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

提示:国家财政困难;商人控制冶铁铸币卖盐(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商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二)解烦之措

1.图片展示

(三)历史影响:

设问:这些经济发展措施有何影响?

提示: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目标导学四:北击匈奴

(一)背景和对匈举措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1.背景:(1)秦末汉初,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2.面对强悍的匈奴,西汉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和亲/送粮布、军事反击、 北击匈奴。

(二)漠北战役

1.图片展示

2.展示材料: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们两人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

3.教师提问:为什么西汉在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提示: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才强盛起来。

4.教师讲述: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拓展延伸】你如何评价汉武帝的功绩?

三、课堂总结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50多年,西汉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边疆稳定,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及其历史作用是历来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等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二、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一)社会背景: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起义推翻。

(二)东汉建立

1.图片展示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教师提问:光武帝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巩固他的政权呢?

(三)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

3.【图片展示】光武帝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释放奴婢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减轻赋税,减轻刑罚。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3)合并郡县,裁剪官员。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4)监督官吏,惩处贪腐。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5)缓和民族矛盾。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问题探究】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

提倡节俭等。都善于用人、勇于纳谏等。

③结果: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

①统治思想: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

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年龄特点:皇帝即位均比较年幼,且很多“早逝”

(一)东汉后期政局特点

1.图片展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问题探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教师过渡: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目标导学三 黄巾大起义(视频链接)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提示:(1)原因: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2)爆发的时间:184年;(3)领导人:张角;(4)创立的组织:太平道。

2.教师提问: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

提示: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东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衰败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本节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利用地图和图片资料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教学过程

三、 导入新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时代产物。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四、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一)西域的地理位置

1.图片展示

2.教师讲述:西域指的是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西汉初,西域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二)时代背景

1.材料研读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单于,杀月氏王,以 其头为饮器”。

材料二: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招贤令》:高祖以来,我大汉人民屡遭匈奴侵扰。现招募一勇士,出使西域,

联络月氏,共灭匈奴。重赏!

2.阅读材料,教师总结时代背景:

(1)西域社会状况:小国林立 被匈奴奴役;

(2)西汉和匈奴关系:匈奴严重威胁着西汉边境;

(3)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三)张骞出使西域

1.图片展示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做一个比较。

提示:

项目

背景

目的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汉武帝欲反击匈奴

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

138年

了解了

西域

第二次

汉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公元前

119年

沟通

西域

3.教师提问:想象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图片展示

提示: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等。

目标导学二: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1.图片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含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2)陆上丝绸之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区→④安息(中亚、西亚)→⑤大秦(欧洲)

3.西域传入中原的物产有哪些?中国外传的物产主要是什么?(图片展示)

提示:(1)传入: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核桃、葡萄、石榴等物产。

(2)外传: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等。

(二)海上丝路

1.背景:史实: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有多条海上航线。

2.设问: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是怎样的?

【图片展示】

【知识拓展】

“一带一路”建设与丝路精神

提示:

(2)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目标导学三:对西域的管理

(一)对西域的管理概述

图片展示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职能、内容。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3)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原因、结果。

(1)东汉明帝时期:班超出使西域

(2)目的: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的联系

(3)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4)意义: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5)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死后其子班勇继业,再次出使西域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一位人物:张骞通西域,为中西交通畅通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一个事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座桥梁: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友谊之桥。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点评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张骞和班超的事迹,学习他们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采用了教师分析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加强对丝绸之路的记忆。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识读《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造纸工艺流程图》,讲解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

教学难点:道教和佛教

2 教学过程

五、 导入新课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个奏本,这个奏本就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真是累啊!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六、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造纸术的发明

(一)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和缺点

1.【材料研读】

材料一 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遗传后世子孙者知之。 ——《墨子·兼爱下》

材料二 先王寄理于竹帛。 ——《韩非子·安危》

材料三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范晔《后汉书》

2.教师设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说说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提示:(1)书写材料:甲骨、简帛、青铜器等。

(2)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二)造纸术的发明

1.图片展示最早的纸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2.设问:我国造纸术是何时发明的?到东汉,造纸术有何变化?

提示:(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缺点:这种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由于麻纸不太适合书写;东汉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对纸张需求强烈。

(三)蔡伦改进造纸术——方法、原料、优点

1.材料研读: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2.教师设问:

(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提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提示:蔡侯纸。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提示: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图片展示: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

4.教师讲述:《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材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5.造纸术的传播: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目标导学二:张仲景和华佗

1.【图片展示】,介绍张仲景、华佗个人简历

2.教师引导学生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成就。

提示:(1)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著名医学家。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华佗的弟子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

目标导学三:历史巨著《史记》

1. 图片展示:司马迁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司马迁的著书过程,理解《史记》的重要贡献和文学地位分别是什么?

提示:《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3.教师提问:从司马迁的著书过程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提示:勤奋好学、爱憎分明、秉笔直书、意志坚强。

目标导学四:道教和佛教

1.图片展示:《青城山》

2.学生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思考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谁?道教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道教起源于我国。时间是东汉末年。创始人是张角、张陵。

道教的兴起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东汉末年,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人民苦难,渴望解脱,张角、张陵分别创立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神仙方术,宣传平均思想,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受到民众的信奉。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教义: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2)阅读教材,思考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

提示: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以,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支持,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3)佛教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

提示: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人求佛法,并建立白马寺。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古代科学家那种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因此,作为一位当代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讨论探究、教师讲述等形式,突破了本课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领域取得新成就的原因,认识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整节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第16课 三国鼎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2 教学过程

七、 导入新课

歌曲《曹操》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官渡之战

(一)曹操势力壮大的主要举措

1.【材料研读】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曹操为了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辅佐为曹操成就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保证了军粮供应和流民生计,实力不断增强。

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材料,设问:曹操势力壮大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提示: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招揽人才,重用人才;招募流民和兵士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二)官渡之战战况

1.图片展示

2.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官渡之战的过程、结果等要素。

3. 问题思考: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1)曹操: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接到许昌,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典韦、许褚等皆是东汉末年的猛将。④重用人才。官渡之战中的刘晔、荀攸、荀彧(yù)皆是有名的谋士。

(2)袁绍: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






教师过渡: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

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答:统一全国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1.多媒体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赤壁之战的过程。(图片展示)

3.问题思考: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分别是什么?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失败?

4.教师补充:

(1)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2)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不习水战。

②曹操骄傲自满。③孙刘联军战术正确。④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5. 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局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①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②指挥者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也能取胜。

③要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④要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⑤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六.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曹操?

目标导学三:三国鼎立

(一).指导学生阅读,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

(1)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攻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二)三国鼎立过程

2.图片展示

3.表格展示: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情况。

提示:

项目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4.教师提问: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提示: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曹操·蒿里行》从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对比,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三、课堂总结

教材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本节课在导入部分时采用其戏剧中的形象和史书中的形象进行对比,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涉及的时间较多,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史实的时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在讲述三国鼎立的知识点,通过画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如何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内容的难点,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先对人物评价的方法进行指导,然后再指导学生对曹操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本课教学中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知道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八、 导入新课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了“八王之乱”。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图片展示

2.魏灭蜀、西晋建立、西晋灭吴

【图片展示】分别展示魏灭蜀、西晋建立、西晋灭吴等图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3.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魏灭蜀、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4.教师简述: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23年,刘备驾崩。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扶助朝政。

诸葛亮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234年病逝于五丈原。此后,刘禅昏庸无能,蜀汉开始衰落。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

(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3)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4)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5.腐朽的统治:

【材料研读】

材料一: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钱神论》

材料二:西晋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

提示:(1)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已家族权势。(2)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目标导学二:八王之乱

(一)背景

1.多媒体展示:八王之乱示意图,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提示:(1)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3)晋惠帝昏庸无能。

(二)八王之乱

2.【图片展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八王之乱的过程与结果。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结合八王之乱形势图,说说八王之乱有何影响?

提示:(1)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

(2)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知识拓展】【想一想】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

提示:(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

(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这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简化原因: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国力;民族矛盾激化,内迁民族起兵反晋。)

目标导学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一)内迁民族及分布特点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内迁各族的分布及特点。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二)十六国

3.【图片战争】,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十六国的基本史实。

提示:史实: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三)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4.前秦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提示:史实: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四)前秦苻坚的改革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前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提示:(1)措施: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2)影响:那时候,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了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知道了北方十六国和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及分布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学会了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能够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教学过程

九、 导入新课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我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历经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

(一)东晋的建立

1.【图片展示】,学生自主阅读图文和教材,了解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的史实。

提示:(1)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2)东晋建立——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建康,史称东晋。

(二)东晋政权特点

1.【材料研读】,引导学生认识东晋统治的政治特点。

材料:东晋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士族大家把持。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重用,3/4朝野官员是王家人或与王家相关的人,王家南朝时出了八位皇后。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

提示:(1)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2)特点:东晋政权得益于以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三)东晋北伐

1.【图片展示】,介绍祖逖北伐的史实。

2.设问:西晋末年,祖逖要求朝廷出兵北伐,朝廷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四)东晋兴盛与灭亡

3.学生自主阅读,整理东晋兴盛与灭亡的史实。

提示:(1)兴盛: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2)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目标导学二:南朝的政治

(一)南朝的建立

1.【图片展示】,结合地图,了解南朝的政权更替。

提示: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二)民殷国富的宋朝和 梁朝的腐败与叛乱

2.问题思考:

(1)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

(2)为什么“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提示:(1)宋。(2)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目标导学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概况

1.【材料研读】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根据材料,概述江南地区发展的概况。

提示:(1)我国古代,黄河上游的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是开发较早的地区,而南方则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西汉之前,江南地区还处在火耕水耨的原始农业阶段。(3)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4)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大量流民。部分流民南下浙江、福建和广东一带。

3.引导学生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提示: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农业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南方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

4.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1.【图片展示】了解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3)南朝商业繁荣,南朝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东晋的建立和灭亡,知道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四个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在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文字和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采用了史料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合作探究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制作表格、分析图片、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2 教学过程

十、 导入新课

图片:洛阳城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宋朝司马光的《过故洛阳城》中有一句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胡风汉韵的民族交融的时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淝水之战

(一)背景:

1.图片展示

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辽阔。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经过: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从各地向南进发,晋军只有八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苻坚骄傲的对部下说,我有强大的军队,文武如林,摧毁晋朝,如风吹落叶一般。他吹嘘自己的军队“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出发前,连东晋皇帝、宰相俘虏后的公馆都准备好了。晋廷宰相谢安主张坚决抵抗,沉着冷静,调度有方。最终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讨论:阅读课本P93页相关材料,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

教师过渡: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文明遭遇崇尚礼仪的中原农耕文明,自然产生了激烈而痛苦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拓跋鲜卑要怎样才能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呢?

目标导学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原因(目的)

提示:(1)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北方内迁民族出现民族融合趋势。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治理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3)原因: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4)目的: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

(三)改革措施

2.【组图展示】,结合多媒体图文展示,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和意义。

提示:

(1)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都城平城,地处偏远,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吸收汉文化制度。洛阳卧居中原,山川纵横、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一方面加强了同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控制。)

(2)推行汉化措施:a.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c.改鲜卑姓为汉姓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小结:

项目

措施

意义

迁都

迁都洛阳

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

汉化

措施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表面看来,孝文帝改革使拓跋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但改革,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目标导学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提问:什么叫民族交融?

提示:即各个民族在交往中,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接近,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示:

(1)表现:①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②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③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情感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能带来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南北朝时期长达160多年的对峙局面,为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交融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

(2)特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东晋和前秦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的概况,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影响有了认识和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淝水之战古遗址激趣导入新课,采用淝水之战示意图分析淝水之战的概况,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淝水之战的形势。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采用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补充的方式突破重点。具体分析民族交融的表现、特点及影响时,采用分组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2 教学过程

十一、 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内容与历史影响

3.教师讲述:《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

1.图片展示

2.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祖冲之的主要成就。

3. 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1)数学: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天文历法: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3)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目标导学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 图片展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2. 教师讲述: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

楷书:《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3.教师提问:(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谁?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2)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何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著名的书法家。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②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书圣。

4.教师补充: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5.图片展示:

6.教师提问: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原作者是谁?这位画家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东晋画家顾恺之。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汉族。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7.图片展示:

8.教师讲述: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学生发言:请一位同学介绍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提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0.教师补充: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有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即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还在天文和机械方面有重大成就;了解了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方面的成就。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南方经济的开发,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