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一首诗写尽今昔非比,让人感慨万千)

  2023-08-21 08:59:57     100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24岁的青年才俊杨慎高中状元,虽然其父是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可这并不会引起世人非议,因为他早已声名在外,中状元不过是实至名归而已。但是,十三年后(1524年),这位给世宗皇帝上过课的状元郎,却因为参与大礼仪事件,被明世宗下了狱打了板子罢去官职远谪云南,这实在是出乎世人的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24岁的青年才俊杨慎高中状元,虽然其父是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可这并不会引起世人非议,因为他早已声名在外,中状元不过是实至名归而已。

但是,十三年后(1524年),这位给世宗皇帝上过课的状元郎,却因为参与大礼仪事件,被明世宗下了狱打了板子罢去官职远谪云南,这实在是出乎世人的意料。

杨慎出身世家,自幼聪慧,其祖父称其有贾谊之才,14岁时被内阁首辅李东阳收为门生,19岁被点为乡试第一,24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开启仕宦生涯。

改变杨慎命运的,是那场明世宗该不该承认生身父母的大礼议,他的仕途也因此事戛然而止,前半生的辉煌由此隐入云烟。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嘉靖四年(1535年),48岁的杨慎从云南回四川省亲途中夜宿金沙江畔,有感于今非昔比遂作《宿金沙江》,情深意切,令人动容。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明 杨慎《宿金沙江》

简译:

回想当年出蜀北上,曾经夜宿嘉陵江边的驿站,还记得当初站在驿楼东畔栏杆旁的情景。

嘉陵江水整夜喧哗,吵得我难以入睡,离情别绪愈甚,明月当空,寂静中的我愈发孤独。

谁曾想现在的我竟然飘零到了瘴海头,旅夜难眠,又回忆起了嘉陵江夜宿时的江水悠悠。

虽然同是江声月色,可是,今夜这万里之外的金沙江,却让我这个贬谪之人肝肠寸断。

赏析:

杨慎此诗抒发的是今非昔比的感慨之情,前四句追忆往昔,是人生得意之时,后四句记述当下,是遭贬后的失意和寂寥,写尽了人生无常身世堪悲。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诗的前两句回忆昔年夜宿嘉陵驿的情景,嘉陵江源出陕西,流经四川后入长江,嘉陵驿在新都北,杨慎出川回京常宿于此。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但其生长在北京,有史可查,明世宗即位前,杨慎曾三次回川,第一次是为祖母守孝,第二次是回乡应试,第三次则是护送继母灵柩返乡。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三、四句写离愁,出蜀回京,夜宿江陵驿,羁旅难眠,听江水滔滔,看月上中天,总有离情别绪悄然间在眉头心上。

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34岁之前的杨慎踌躇满志,仕途顺畅,春风得意,并没有所谓的愁绪可言,要实在说愁,也不过是对故乡的不舍和依恋罢了。

但是,即便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也是人生中极为美好的时光,因为彼时的月色和江声,多年后再回忆起来,都是如此的亲切和遥不可及。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五、六句写当下,因为大礼议得罪了明世宗,37岁的杨慎被杖责后贬到了距京城万里之遥的云南永昌卫,从此京都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望眼欲穿。

人生起伏难定,春风得意的杨慎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的仕途竟然会以这种方式黯然收场,从京城的繁华到边陲的蛮荒,从峨冠博带到布衣草履,际遇堪伤,怎一个愁字了得!

只道当时是寻常,当年自以为惆怅不已的嘉陵驿,却是彼时再也到不了的天高水长,今昔对比,这人生巨大的落差是何其讽刺。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七、八句议论抒情,总束全文,夜宿金沙江畔,虽然也有江水滔滔月明如水,可又怎能和昔日嘉陵驿的江声月色相提并论。

金沙江连接故乡,江陵江通往京城,一个是当下,一个是从前,一个是人生至暗,一个是高光时刻,两相对比,天上人间,岂能不愁。

忆往昔,思当下,今夜的心情是何其沉重,唯有愁肠百结和肝肠寸断可形容,年过半百,依旧飘零在外,昔日的壮志豪情早付东流,如今只剩不尽的怅惘和满怀愁绪而已。

写在后面: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从37岁被贬离京到72岁他乡终老,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杨慎再也没能回到京城,而故乡也不过是旋来旋去的驿站而已。

关于那场大礼议,原本不过是皇帝的家事而已,就因为是继堂兄的帝位,就不让小皇帝朱厚璁承认自己的父母,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彼时的礼制在那,议也是有情可原,怪就怪杨慎太执拗,将事情闹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小皇帝要树皇威,被罚被贬他自然难逃一劫。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杨慎虽然没有成为一位成就卓越的政治家,可在文学上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且涉及众多领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暮年,千帆历尽,鬓发花白的杨慎终于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