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10首著名诗词,识尽李白等五位诗人的愁滋味)
2023-08-21 08:59:57 100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忧愁就是其中之一。诗人们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忧愁,留下了很多写"愁"的著名诗词:诗圣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表达自己的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忧愁就是其中之一。
诗人们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忧愁,留下了很多写"愁"的著名诗词:
诗圣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表达自己的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仙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之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北宋名相晏殊在《浣溪沙》一词里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朝才女李清照在《玉簟秋》一词中里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笔者精心选取了李白、杜甫、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等五位诗人的10首著名的诗词,抒发了他们各自的哀愁,让我们一起来识尽他们的愁滋味吧: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经逝去,即使想挽留,也没有办法挽留。让我心绪烦乱的,是今天出现的更多的烦恼和忧愁。
忧愁就像这流水一样,你抽出宝刀想去斩断它,可是,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想借酒来消愁,可是,喝得越多,结果反倒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如果不能够称心如意,还不如披散了头发,明天一早驾着一叶扁舟在江湖上自由自在地漂流。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会称心如意,怎么会少得了烦恼忧愁?人生不易,上有养育之恩未报,下有抚育之责要尽,举杯消愁愁更愁,逃避更不是办法。人们只能是硬着头皮,打起精神,直面困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这就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人生,这就是悲催和幸福同在的生活啊。
二、《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我花白的头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明镜之中的我,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发上?
李白一生中屡遭政治上的排挤打击,他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因而愁生白发,他以夸张形象的比喻,将忧愁以长度的形式明确地展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三、《对雪》
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黄昏,被安史叛军抓获、羁押在长安的杜甫,面对叛军猖獗、官军伤亡惨重的悲哀局面,心情愁苦万分,尽管当时杜甫才四十五岁,正值盛壮之年,但由于悲愁而自感衰老,他竟以垂垂老翁来自许。
杜甫对雪独坐,写下这首悲凉伤感的诗,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愁。
四、《愁》
强戏为吴体
唐: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江边的野草每天在生长,每天都在唤起我的忧愁。巫峡的泠泠流水声,也不懂世故人情。白鹭在漩涡中洗浴,到底有什么心性呢?一株孤独的树正在开花,分明是自己高兴。
十年来兵荒马乱,使南方成为黑暗的地区,我这个异乡的来客,衰老在夔州孤城中。也不知道这一辈子还能不能再见渭水秦山,因为人已老病,而路上仍然是虎狼纵横。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春,杜甫寓居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已经一年有余。这一年之中,杜甫的愁事不断,他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勉强着写下这首七言拗律,表达了他对形势动荡的社会、生活艰辛的人民的忧虑之情,抒发了自己有家难回的乡愁之意。
五、《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默无言,独自缓缓登上西楼,抬望眼,月儿如钩。低头望,幽深的庭院里,寂寞的梧桐树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离别的愁绪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那悠悠的离愁又是特别的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滋味缠绕在心头。
南唐后主李煜的身份可谓是落差巨大,往昔是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却成了阶下之囚,他心头淤积的离愁到底是什么,是对故国、故乡的思念?还是对往日的悔恨?这是寻常人所体会不到的,他自己也难以梳理明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他的离愁才像一张网一样把他网在中央,像一团乱麻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故国往事不堪回首啊。
那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好像这滔滔不尽的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永无止息。
这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978年七月七日,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他写下这首新作《虞美人》,命歌妓作乐,歌唱之声闻于户外。
监视之人迅速将情况报告给宋太宗赵光义,当他听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一句后,极为恼怒,当他晚上就命人赐给李煜牵机药酒,将他毒死,死状甚惨。
生日当天,月明之夜,囚禁之所,李煜痛定思痛,想到自己曾是堂堂一国之君,如今竟然落到阶下囚的境地,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他的哀愁能有多少呢?“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千古名句将他哀愁的长度、深度和强度非常逼真、生动地描绘出来,感人至深。
七、《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的季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怎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大雁飞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人怎么能捱到天黑?细雨敲打在梧桐叶上,到了黄昏还点点滴滴地不停息。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靖康之变后,北宋国破,赵明诚去世,李清照家亡。她被迫南下避难,一路上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处境极为凄凉。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这些苦恨凝聚在李清照心头,让她写下了这首最愁苦的《声声慢》。
她心中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怎能用一个愁字来了结?
八、《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雨停歇了,花朵落尽了,尘土中散发出落花的微微香气。太阳升高了,却仍无心梳洗打扮。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散散心吧。我只是担心,双溪那艘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李清逃难到浙江金华,她孑然一身,处境凄惨,她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有几多呢?李清照匠心独运,将看不见的忧愁赋予了重量,恐怕是一艘舴艋舟都载不动啊!
九、《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池塘边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露出一丝温柔。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就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天边而不能罢休。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他代替一位内心充满离愁别绪的女子写出这首闺怨词,成为他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女子因意中人不在身边,陷入苦苦的思念之中而不能自拔。一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直言相思的苦楚,将女子对意中人的真挚情感展现地情真意切。
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时期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我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一首新词,无愁也要勉强说愁。
如今的我已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要说愁却又不能说愁。想要说愁却又不能说愁,只能说“天气凉爽了,好一个秋天啊!”
这是一首写在博山道中石壁上的题壁词,博山位于江西省广丰县的西南,风景优美。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罢职后,退居江西上饶,经常到博山游览。他眼看国家物是人非,自己却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的石壁上题了这首词。
辛弃疾在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乐观自信,对于“愁”缺乏真切的体验,他无病呻吟,无愁找愁,“强说愁”。中年之后,辛弃疾眼看国家物是人非,自己被削职闲居、报国无门,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愁。
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辛弃疾欲说还休,只得转而言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强不说愁”。有愁而不能说,更能显示出辛弃疾“愁”之深沉博大。